- 索 引 號
- 07B040415202500211
- 信息所屬單位
- 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
- 信息名稱
-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641號建議的答復
- 文 號
- 農辦議〔2025〕263號
- 生效日期
- 2025年07月31日
- 發布日期
- 2025年08月04日
- 內容概述
- 農業農村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641號建議,重點圍繞完善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健全農民身份認定制度等方面進行答復。
- 索 引 號
- 07B040415202500211
- 信息名稱
-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641號建議的答復
- 文 號
- 農辦議〔2025〕263號
- 信息所屬單位
- 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
- 生效日期
- 2025年07月31日
- 發布日期
- 2025年08月04日
- 內容概述
- 農業農村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641號建議,重點圍繞完善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健全農民身份認定制度等方面進行答復。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641號建議的答復
發布時間:2025年08月04日
字體:[大 中 小]
葉永興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經商市場監管總局,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完善修訂相關法律法規
為適應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踐發展的需要,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以下簡稱《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經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修訂后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拓展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業務范圍,豐富了成員出資方式,確立了聯合社法人地位,為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提供了更為堅實的法律保障。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10多萬家,其中聯合社1.5萬家。
關于您提出的成員退社有時間要求的問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二十五條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要求退社的,應當在會計年度終了的三個月前向理事長或者理事會提出書面申請;其中,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組織成員退社,應當在會計年度終了的六個月前提出;章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退社成員的成員資格自會計年度終了時終止”。考慮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退社時,合作社需要通過對盈余狀況進行總結,以確定退社成員的盈余分配和虧損承擔份額。成員實際退社的時間要受方便結算的限制,以利于保障合作社的正常運行和維護其他成員的權益。成員如在年度中途隨時退社,不僅合作社的事務處理麻煩,業務的執行也會發生障礙。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指導、扶持和服務,聚焦農民專業合作社面臨的新問題和發展新趨勢,推動研究修訂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進一步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社享有平等市場主體地位。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快出臺經營主體實名登記管理規范,修訂完善經營主體登記文書及提交材料規范,簡化實名認證程序,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注銷登記的便利度。
二、關于健全農民身份認定制度
在充分吸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階段性成果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以下簡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第十一條規定,“戶籍在或者曾經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并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成穩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等財產為基本生活保障的居民,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第十二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成員大會,依據前條規定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截至目前,全國共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約9.3億人。各地積極探索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農民身份認定方式。四川省2024年4月3日修訂的《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辦法》第十一條明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資格條件不受地域限制,對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證的,或者具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的,或者具有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居)民委員會出具證明的,計入農民成員比例;對于已進城落戶但仍保留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農村集體收益分配權的居民,可以以農民身份設立或者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持續關注各地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中農民身份認定的具體情形,認真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努力推動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農民身份認定制度。
三、關于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立法
2024年6月28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經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法律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后取得特別法人資格,依法從事與其履行職能相適應的民事活動,依法代表成員集體行使所有權,履行包括支持和配合村民委員會在村黨組織領導下開展村民自治在內的各項職能。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指導各地貫徹落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依法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5年7月31日
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